自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 (IASP) 倡议设立“世界镇痛日”以来,每年10月由IASP发布世界抗痛年主题,确定每年10月第三个周一为“世界镇痛日(Global Day Against Pain)”,并冠以一个主题,成为一个年度即“世界镇痛年 (Global Year Against Pain)”。
疼痛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,可能是身体上的,也可能是精神上的,就像歌曲里唱的“有谁知道我心痛”。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,无论是小说、影视还是音乐,能够把人类的痛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作品最能触动灵魂。
从医学角度来看,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体验,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,它是一种主观感受。
镇痛是对急慢性疼痛等的治疗,而止痛的意思是使疼痛停止,两者一个是指过程,一个是指结果。
由 来
欧洲疼痛学会2001年首先提出“世界抗痛日”的概念,国际疼痛学会(IASP)建议以更为有力的方式向全球提出警示,2004年提出“世界抗痛年”(Global year against pain)的建议,并提出“免除疼痛应该是一种基本人权”的口号。
活 动
1989年在北京成立“中国疼痛学会”(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),其后转为“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”,至今与国际疼痛学会(IASP)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,参与世界抗痛年的活动。但从实际中深深体会到:如果仅在“世界抗痛日”有一天的活动,不足以掀起一个公众性热潮;如果是全年的活动,又难以引起公众重视。为此确定每年十月第三个周一起始的一周作为“中国镇痛周”,各地疼痛科可根据实际情况,举行义诊及宣传活动,进行疼痛科普教育、疼痛医学咨询等。我们的口号是:“免除疼痛是人民的基本权利,是医师的神圣职责”。在世界镇痛日到来之际,由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》编辑部设计并免费提供的宣传海报给所有疼痛科。
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,
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,
它既是一种主观体验
也可能是一种其他疾病所诱发的症状,
需要足够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