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卒中后为何“傻哭傻笑”?
脑卒中后的“傻哭傻笑”,又称为“强哭强笑”,是一种不受患者控制的情绪失调状态。主要特征为:频繁出现短暂而剧烈的不能随意控制的哭和(或)笑,这种异常的情绪表达在无情绪刺激或轻微的情绪刺激下即可诱发,使患者和其家人经常陷入尴尬或痛苦境地。临床表现为舌、软腭、咽喉、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瘫痪,同真性球麻痹十分相似,但又不是由延髓本身病变引起的,故而命名为假性球麻痹。
“傻哭傻笑”是假性球麻痹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,有时可伴有吞咽困难,一般不伴有咽反射减弱、饮水呛咳等表现,常见于脑卒中、多发性硬化、脑外伤等。其病变部位在双侧皮质脑干束,使得疑核、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失去了大脑皮质对其抑制功能。假性球麻痹伴吞咽障碍易导致吸入性肺炎、吞咽肌萎缩、营养不良、脱水等多种并发症。这类病人由于两侧大脑运动神经受累,可以合并有“四肢运动障碍、构音不清、吞咽呛咳”的症状。病人在哭笑时,口内若有食物则容易发生呛咳;哭笑时的过度呼吸还会诱发“呃逆”。
脑卒中后的“傻哭傻笑”该如何康复?
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治疗包括间接训练和直接训练。间接训练主要是进行摄食与吞咽重复交替练习的功能训练,直接训练主要是改变体位及食物形态,使能完成一次完整的食团被顺利吞入并下咽的训练。通过间接训练,吞咽基本功能初步改善后,可逐步过渡到常用的直接训练方法。
对有“傻哭”或“傻笑”症状的病人,特别要注意心理护理,避免触发其情感波动的因素,更不能认为病人的样子好笑,而以引逗的语言去激发。在病人进食或饮水时,不要与其交谈,应使其专心于咀嚼和吞咽,避免呛咳甚至窒息的发生。